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 首页 > 行业分析 > 正文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报告:兴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0年创新药发展回顾与2021年展望,从靶点到商业,从中国到世界-210515

行业名称: 医药生物行业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21-05-16 11:56:37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徐佳熹,孙媛媛,蔡莹琛
研报出处: 兴业证券 研报页数: 318 页 推荐评级: 推荐
研报大小: 12,045 KB 分享者: pi****6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政策篇:药物经济学为王的新时代。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其一,创新药谈判进医保,加速产品放量,而随之而来的是谈判成功后的较大幅度降价,其中药物经济学评价已成为创新药合理定价的主导因素之一,兼顾产品价值、患者获益、医保支出等多个核心因素,最终谈判价格具备其合理性,“性价比”高的产品将胜出。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其二,相比于传统项目制付费方式更为科学,且综合我国国情的DIP支付体系,割裂现有医疗利益链,多地试行在即,小荷才露尖尖角。其三,仿制药带量采购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从口服制剂到注射剂、从化学药到生物药、从单一化学名品种到跨通用名品种,腾笼换鸟推动医药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势在必行。
  商业化篇:多数创新药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创新药靶点红海拼杀,短兵相接,同质化明显。对于Big Pharma型企业,自主研发In-house、并购M&A、授权许可License-in、合作开发、成立子公司/分拆等途径,是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方式,以突破人才储备、研发经验和体系化研发平台搭建等方面的不足。而对于biotech型企业,如何弥补“研产销”一体化经验的缺失与规模效应的差距,则是企业在产品获批后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国际化篇:未来,实现全球销售才有估值溢价。在政策、资本、人才的三重利好之下,天时、地利、人和助推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创新转型。随着中国创新药从量变逐步积累向质变,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产品有能力迈出国门进入全球市场。国际化将成为中国药企的另一重要发展方向及要求,与此同时本土创新药在享受中美双报带来的优势外也将面临诸多挑战。以日本知名药企武田制药从原料药切入制药工业转型仿制药,再到创新药并最终实现国际化为案例,中国药企未来也有望从本土药企逐步成长为国际化制药企业。
  资本篇:运作的风靡与高光后的困惑。回顾创业板,首次放开二级市场准入要求,为新兴企业提供融资新平台,投资者找寻板块内部能够沉淀下的“核心资产”,与其共同成长。18A+注册制,接力一级市场加速医药创新,筑巢引凤,聚焦创新。当下,PreIPO成为追逐热点,一二级联动愈发重要;同时,投资者也正在向着专业化、头部化、细分赛道差异化不断分化。资本助力下,中国创新药行业有望持续繁荣。
  投资建议:综上所述,我们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商业化、差异化、国际化的投资主线。在商业化方面,Big pharma和biopharm会占据主流,其会拥有完整的立项、临床、注册、市场准入、学术推广、销售能力,其新上市的产品收入增长是否符合预期会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点。在大药企方面,结合相关公司的能力与市值,建议积极关注头部企业,同时关注部分具有优势资产,估值较低的大型药企。在biopharm领域,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中已经具备较好商业化能力和以上是品种的公司。在Biotech方面,我们建议投资人关注具有差异化新产品的公司,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商业化价值,产品经历了中美双报,拥有国际化管理团队的生物技术公司。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及审评进度低于预期,疗效及安全性风险,产品放量低于预期,政策风险,公司治理及管理层变动的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等。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