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银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11-27 17:13:09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吴畏,傅慧芳,段涛涛 |
研报出处: 兴业证券 | 研报页数: 23 页 | 推荐评级: 推荐 |
研报大小: 1,292 KB | 分享者: len****924 | 我要报错 |
投资要点
本文首先梳理了银行业自2010年以来获得市场超额收益的历程,指出了银行股可能获得超额收益的背景和时段并勾勒了2018年银行股投资策略的判断。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我们得出自2010年以来银行股的超额收益行情主要集中于两类区间:定期报告披露期,监管政策/货币政策或市场风格变化阶段。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根据银行业的经营特性和业绩增长方式,我们整理出了银行业的业绩驱动图谱。通过对这一图谱中各因素的分析,我们得出银行业2018年业绩5-10%之间增长的判断。在逐一分析了规模变量、净息差走势、非利息收入增长、业务及管理费用、资产减值费用、银行税费六大驱动因素后,我们给出了2018年银行业全年业绩指标预测。
从不良净生成的角度看,全行业的不良净生成高点在2016年1季度达到,随后连续6个季度不良净生成持续下行。截止2017年三季度,目前的不良净生成已下行到2015年1季度相近水平。另外一方面,全行业处置率也稳中有降,不良净生成与处置的剪刀差逐渐收敛,我们预计行业不良双降有很大概率在2018年达到。这将进一步有利于银行拨备的提升以及银行信用成本的节约带来净利的提升。
2017年3季度净息差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随着2015年降息重定价的结束和营改增因素的消除,2018年银行的净息差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变化以及结构的变动。在目前资金利率预计较高的背景下,银行行业的同业下降货款上升的结构调整也有利于银行的净息差进一步上行。
在推荐标的上,我们仍然坚持从基本面寻找标的,重点看好在资产/负债端具有领先优势的的商业银行。在资金价格上行、监管较严的背景下,负债端的稳固优势将在息差、规模上有所体现;资产端结构客群存在业务特色的,将会迎来一轮业绩与估值的提升。重点看好传统业务优势突出,负债端优势明显的大行、招商银行;资产结构具备业务和客群优势的宁波银行。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的超预期变化、资产质量恶化、负债端定价压力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