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房地产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7-10 11:22:53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赵可,刘义 |
研报出处: 招商证券 | 研报页数: 40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1,374 KB | 分享者: 甜****y | 我要报错 |
行业策略:
(1)此前地产上游机会存争议的再分析?上游的滞后变化会和地产调整形成削峰填谷效应。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我们一个多月前在地产上游的底部(包括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提出重视地产上游的观点,当时市场上对此还存在一定争论,但目前看来地产上游机会正在不断兑现。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这种争论的原因是单看需求侧,地产带来的需求虽被低估,但难以看到地产补库存的向上拐点,而从供需缺口看,地产上游却明显表现出来和地产下游(家电、家居等)的大背离,换句话说,在房地产行业中周期复苏通道中,上游的滞后变化会和地产的调整形成削峰填谷的效应,这也是经济复苏的一种佐证。房地产上游机会需要进一步重视,供需缺口作用大于需求低估
(2)强调房地产投资调整相对平缓,数据较差的时点只是滞后但不会迟到。年初市场一些声音认为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会很高(10%+),之后随着市场进入调整区间,这种声音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由于数据调整起来表现为较缓慢,且近期上游股票反弹仿佛昭示了一些地产的机会,此种声音再次出现,试图从上游股票上涨回头找地产的机会,这方面我们觉得没必要过多分析,因为上面一个段落已经把我们的逻辑再次重申,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投资者降低噪音
我们认为,今年地产投资调整较历史而言相对平缓基本上是预期内的,数据较差的时点只会迟到:1)一是本身地产行业在中周期复苏期通道间,包括从一线到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的扩散效应,三四线正在推进的补库存行为;2)是从房地产整个资金链水平来讲,虽然资金来源水平下滑,但是资金链来源对传统投资的覆盖程度仍是较高的,这种覆盖程度使得地产商酌情增加拿地、补库存行为,包括对在建项目的投入,导致地产投资调整相对缓慢;3)重点城市库存去化情况(包括一/二/三线)仍在较为良好的水平区间,虽然去化周期自16M11起见底回升,但绝对库存仍在趋势回落,主因是增量库存(新推盘面积)持续小于被消耗掉的存量库存(销售面积),即批售比持续小于1地产维持短期平稳调整局面,但这不意味着会有向上的拐点出现,也不意味着这种平缓会一直持续下去。强调该来的还是会来,迟到不证明不到,我们认为在4季度地产投资或将加速下调。强调投资的两面性:一是投资缓慢回调带来地产上游高于预期的机会,二是不要盲目认为投资短期会出现向上的拐点
(3)上海、深圳住房“供给侧”改革是否意味着未来供需格局会发生较大逆转?1)上海“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住房170万套,较“十二五”增加60%;结构上看,商品住房45万套/保障性住房55万套/租赁住房70万套,商品住宅在缩量,而这是决定边际的样本。深圳:2017年计划新增安排建设商品住房8万套,较16年增长86%,但较《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6-2020)》的2017年7.7万套变化不大。从结构上来讲,新供应用地建设面积并无增量。城市更新较16年增加1万套但较“十三五”中的5.7万套缩量2万套,这意味着去年旧改新规(需要100%业主同意)后旧改难度或有加大,倒逼政府需要通过加大征地返还力度来保持总量供给计划的增加。但征地返还得以货币或者实物的形式给予补偿,导致成本上升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供地量上升,但是结构性的变化导致其很难在短期内对房价的上升有系统性打压。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周期向上通道期间,从供应的角度,上海深圳的供应政策并不会形成中期压力,调整一段时间后未来仍然有上升的空间,我们预计销量调整的底部在明年上半年,价格则更后
综上所述,从一线城市观察,供需格局并没有大的变化,行业中周期复苏并未因行业在供应侧的改革出现短期变化,但长期而言这是一个好的事情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