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港美研究

研究报告:中投证券(香港)-港股策略:中资股估值低;人民币回稳利好表现-180827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8-08-27 17:57:02
研报栏目: 港美研究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黄健星
研报出处: 中投证券(香港) 研报页数: 6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666 KB 分享者: lan****ng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股市调整比以往频繁。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恒指由今年初高位计跌幅为16%,接近投资者传统认为「熊市」的两成水平。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过往25年,港股出现过6次跌幅逾两成的跌市,这表示平均每隔约4年便出现一次显著调整。特别是2008年金融海啸后,大型跌市出现得更频繁,过去10年来已达3次,假如恒指进一步下挫数目更为增加。估值方面,以市盈率计算,每次跌市低点的标准偏差约2倍,但个别相差可以很大,最低为1998时金融风暴时跌至7.3倍;最高为2003年时的13.4倍,后者的低点比现时的10.9倍得多,因此投资者难以直接以过往的估值来推测这次跌市的低点。
港股通改变投资者结构。加上自港股通开通以来内地资金加速流入,改变了港股投资者的结构。跟据港交所数据,2017经港股通净买入金额为3,399亿港元,较2016年的2,460亿港元大幅增加38%。投资者结构转变一方面令部份板块如内房估值上升,另一方面导致港股更直接反映内地的宏观情况,包括内地股市及人民币走势,以及中美贸易战对港股的影响比以往增加,现时市况及估值难以跟多年前作比较。
港股估值明显较以降低。另外,2008年金融海啸后港股的估值明显降低,今年1月时即使指数创历史新高,可是预期市盈率最高只有14倍,远较以往升市如2007时的22倍为低。原因是股份严重分化,只有个别股份腾讯及领展等优秀股份估值显著扩张,其余大部份板块如基建、周期性股份等持续处于很低水平,与以往牛市所有股份飙升、估值大幅扩张的情况并不一样。由于很多股份过去一年没有跟随大市显著上扬,这或会限制这次跌市及估值下降的幅度。
 3成恒指成份股市盈率接近2016年低位。与2016年2月跌市时比较,当时因中国股市大跌、人民币急挫及经济疲弱,导致港股显著下挫,特别是内银及内房的市盈率,普遍跌至只有低单位数。其后因供给侧改革支持经济回稳,以及港股通净流入大幅增加推动港股回升。恒指目前的市盈率较当时仅高出14%,而50只成份股中已有3成股份的估值已接近当时水平,包括中海油、中石油、银河娱乐、腾讯、电能实业、瑞声及吉利等,主要为中资股。陆续公布的中期业绩显示,除个别受贸易战影响板块外,企业盈利增长仍理想,相信随人民币走势稳定、市场对新兴市场忧虑缓和,将有利中资股回稳。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