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期货研究

研究报告:南华期货-宏观经济日报-170505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7-05-06 10:47:04
研报栏目: 期货研究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黎敏
研报出处: 南华期货 研报页数: 9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603 KB 分享者: ciq****uo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6项任务。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包括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处理风险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以及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这是十八大以来,政治局首次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主题进行集体学习,出席人员规格之高,涉及部门范围之广超出以往金融专题会议;会议罕见地将维护金融安全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凸显了中国最高决策层对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自上而下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心。
多部门多举措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人民银行表示,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着力增强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三去一降一补”,深化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要防范跨境资本流动的过度冲击,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银监会表示,将深入排查银行业各类风险,密切盯防重点领域风险,认真做好各类专项治理工作。证监会表示,当前要结合资本市场实际,准确研判各种风险,逐项细化分解。保监会则明确,要突出责任担当,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治理保险市场乱象,坚持引导行业回归风险保障本源。目前,部分领域仍存在监管空白,急需补齐监管短板。银监会表示,将全面梳理银行业各类业务监管规制,尽快填补监管法规空白,补齐监管制度短板。保监会也提出,要梳理排查监管漏洞,弥补监管短板,督促市场主体健全内控制度,形成依法合规经营的长效机制。
加强金融监管,各部门既要做到守土有责,又要统筹协调,形成全国一盘棋。
金融监管需要把握好力度。2017年已经被高层定调为金融监管年,但金融监管的强化也会碰到反作用力,甚至带来新问题。金融监管需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避开三个认识上的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金融监管力度越强越好。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金融同业业务越少越好。第三个误区是金融杠杆越低越好。
目前,强化金融监管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化解了若干潜在金融风险。同时也需注意到,当前金融市场波动有加大倾向,相关预期也有浮动的征兆。对此,监管者需要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遵循稳中求进总基调,防范极端情况出现,尤其要严防钱荒等极端事件的重演。因此,金融监管不能急功近利,要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市场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稳妥有序去杠杆。近年来企业杠杆率大幅攀升,影子银行规模过于庞大,信贷资金大多进入房地产与收益较低、期限较长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资产价格超出合理水平,僵尸企业、预算软约束企业扭曲银行的定价机制,民间集资与P2P等游离于监管之外,汇率政策缺乏灵活性等都是中国金融系统潜在的风险点。考虑今年以来的经济内外部环境有所转好,内部一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实现了开门红,稳增长压力减小。外部方面出口一转去年的颓势,出现了大幅增长;四月中国首脑会晤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改此前对华咄咄逼人的态势。此外,美元走强压力也在减弱,中国资金大规模流出态势也出现逆转。
中国去杠杆与供给侧改革
其实迎来了很好的机遇期,如果能够坚持这一基调,即便承受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放缓的阵痛,在可承受范围内,为中国拨出累积多年的高杠杆高负债的毒瘤,有助于为19大后的中国经济更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维护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多部门多举措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把握好力度,积极稳妥有序去杠杆,促进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